《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分享
我今天推荐的书是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于2008年10月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并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这本书是一部描绘中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生活的小说,它用一个家族整整五代人的故事,写尽了生命中的苦难与绝境,爱与希望。本书以这位鄂温克族九十岁老人的回忆,将这个民族的故事娓娓道来。这本书被称为中国的《百年孤独》,近百年的发展画卷伴随着驯鹿、风葬、白桦树、萨满跳神徐徐展开。
迟子建平和细腻的笔触中可以真切的感受到鄂温克人融入自然的和谐与美好。他们感恩于大自然的恩赐,自给自足,生活简朴纯粹,与世无争,尽管受限于自然环境,缺乏足够的物质保障,但他们从不贪婪的向大自然索取。他们与人为善,会在迁徙时把用不了的东西放到树上不带走,留给那些需要经过的人。他们与大自然一起感受生命的变化,述说着与大自然的草、木、石、兽的平等。
当然这部作品中不仅仅是讲述了鄂温克族清风明月、与世无争的生活,更是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有痛苦和欲望,乌力楞中的每个人都有着无法言语的故事。尼都萨满对达玛拉有着深沉爱,但却限于世俗的牢笼而无法相爱;老达西因为与饿狼搏斗失去了一条腿郁郁而终;维克特因为误杀自己的弟弟终身活在自责愧疚之中。书中描写了大量的死亡,仿佛一个不经意间,某个生命就去世了,就像书中所说的“故事总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
董宇辉在直播间里反复推荐这本小说,他说在直播没有起色的时候,这本书是照进他黑暗里的一道光。读完这本书,内心会感到平和宁静,对自然多了一分敬畏,对生命多了一份包容和平和。这是一部充满生命里的作品,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成为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指路明灯。
这就是我对于《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心得体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