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圈正义》读书分享
经常会在播客上听罗翔老师的一些随笔讲话,比如年轻人如何找到人生的意义、如何看待快乐与幸福?每次听了以后都觉得很认同又或者说是受益匪浅。
今天我推荐的这本书是罗翔老师的《圆圈正义》
推荐的理由:书中一共收录罗翔老师的49篇随笔文章,有一些对概念的解读,也有对热点事件的分析。本书一共分为7个章节,分别从正义、榜样、道德、权力、理智、生命和人生7个方面出发,向我们阐述罗老师的所思所想。
体会与感受:第一章第三篇随笔中写到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我们用任何仪器都无法画出一个真正完美的圆,但“圆”这个概念本身是客观存在的。而正义,就仿佛是一个圆。我们所追求的完美的“圆”,其实就好像正义的“应然状态”,而现实中我们所画出的不完美的“圆”,其实就是正义的“实然状态”。我们不会因为画不出一个完美的圆而对圆产生认知上的质疑,所以,我们也不应该因为追求不到绝对的正义,而对整个世界失去信心。正义,它应该是我们作为人所永远追求的目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而法律作为当今社会维护正义的主要手段,同样要对正义抱有绝对的崇敬,法律应该尽可能的追求正义的“应然状态”,当法律开始背离应然的正义,那它就不应该再具有约束人类的能力,即所谓的“恶法非法”。法律也许会有妥协,但绝不应该有背叛。
分享书中很喜欢的一段话,英国保守主义大师詹姆斯·斯蒂芬在其名著《自由·平等·博爱》中所说:我们立于大雪弥漫、浓雾障眼的山口,我们只能偶尔瞥见未必正确的路径。我们待在那儿不动,就会被冻死;若是误入歧途,就会摔得粉身碎骨。我们无法确知是否有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们该怎么做呢?“你们当刚强壮胆”,往最好处努力,不要说谎,我们要睁大双眼,昂起头颅,走好脚下的路,不管它通向何方。
唯愿你我法律诸君有这样的勇气,不悲伤、不犹豫、不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