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法院审监庭2023年度工作总结
2023年,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单位的支持帮助下,审监庭专注于审判业务工作,力求每一件案件都充分体现公正、廉洁、为民、高效的司法原则,完成了年度结案工作指标,全年受理一审民事案件1120件(其中新收930件),审结864件,结案率77.14%。
今年民事案件收案量继续快速增长,给结案进度、质效管控带来很大挑战。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应对挑战,取得了相对满意的工作效果。相对满意之处在于结案进度基本达标、工作质效整体均衡、结案质量尚可。总结原因,第一是理顺团队运行机制,审判团队内部逐人明确工作分工、细化工作流程、定好工作规范、达成工作标准。针对书记员工作头绪多、工作规范变更频繁、与案件质效数据生成关联紧密、日常工作压力大的工作实际,帮助书记员梳理工作重点、找准关键环节、扫除工作盲区,让书记员工作中明确规范、熟知要害、避免触雷,日常工作做到条分缕析,不手忙脚乱,还能较好完成工作指标,完成质效任务。法官助理则力求把握好工作重点,做好日常程序事务工作同时,积极完成票据纠纷、劳动争议等专门案件的审判辅助、文书拟写工作,经受工作锻炼,提高专业素质;第二是发挥入额法官核心驱动作用,在审理好主办案件的同时,及时发现工作疏漏和不足,及时整改工作规范,保证团队工作平稳有序,促进工作健康发展;第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助力工作开展,对于类型性案件、系列性案件,与其他团队法官积极沟通协调,统一办案标准,做到同案同判。对于新类型或者疑难复杂案件,利用法官会议、审委会等平台分析研判,尽量做到精益求精。
工作不足体现为“三个不细”,一是案子抠的不细,因为今年收案增长较快,积案未减而新案不断,形成临界审限到期案件追着工作进度跑的不利局面。法官每天疲于奔命在庭审和写判决之中,没有时间精研业务,没有时间仔细调查,没有时间深入调解,甚至详细阅卷的时间都很难得。如此一来导致“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现象,案件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二是与当事人沟通不细,因为案件量太大,没有时间与当事人多沟通,调解工作做得少。有些案件多与村委会沟通,多与当事人沟通,本来有调解的可能,但是没有充分时间去做好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判质效数据;三是与其他部门沟通不细,特别是与司法技术部门、财产保全部门,有时候因为沟通不细导致鉴定程序拖延,有时候因为保全资料瑕疵导致保全拖延。
2024年,随着员额法官的数量增加,人均办案量居高不下的问题可能会有所缓解。在此情况下,瞄准工作不足,第一强调精品意识,自身加强学习,面对当前法律法规更新快的现实,努力提高自身本领,同时加强团队整体专业素质,为办好案打好基础。进而做好庭前准备工作,立足判决把事实认定、责任划分等所有问题都解决在庭上,提高审判质效,争取全年平均办案天数控制在45天以内,尽量降低发改率数据;第二强调效果意识,能调解的尽量调解,即便调解不成也让当事人明了法官认定事实、判断责任的理由,减少当事人疑惑,把裁判的公信力植入当事人内心,将上诉率控制在10%以内,达成定纷止争、息诉服判的办案效果;第三强调责任意识,把对案件的责任心贯彻案件的始终,不只是审判的始终,更要在化解矛盾的全流程中尽职尽责,送达工作做到及时、顺畅、合法、到位,质证和调解做到程序公开公正、权利保障充分,最终裁判做到立得住、能履行、好执行、不反复。
2024年1月3日